2010年4月6号,按照中南大学法学院法律实践教学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来到了宁乡法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实习第一天,在和法官的交流中,惊闻湘潭岳塘区刘法官因“工作压力大,很累”而自杀。不禁感慨万分,作为一个法律人,一个梦想成为法官的实习生,都希望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社会。
法官是我是我梦想的一个职业,出于我的责任与对梦想的追求,我想应该说点什么:
(一)法官职业和法官工作
法官一直被视为神圣的职业。古希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持天平,蒙着眼睛以示不偏不倚,恪守公正、中立,这是司法者和司法公正的精神图腾。
社会将法官职业进行了过分地神化,使得法官居在高高的“神坛”之上,作为正义良知和国家法律的化身,被“侍奉”为完美的偶像。每一名法官不得不把“完美”当作自己工作生活的目标,不但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而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角色期望值的无限放大,增加了法官的职业压力。湘潭“刘法官”作为一名普通平凡的基层法院的法官,据他的同事说他是一个追求完美,对生活充满热情,很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但是在每天的法官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应付每天每月每年巨大审判业务的工作量,还要接受调解率、上诉率、发回重审率、维持原判率这些指标的考核,甚至有些基层法官还要接受非审判业务例如汇报材料,总结,重要课题,调研报告等约束。从而导致“刘法官”不得不面对日常工作的无限压力,最终导致其选择自杀这种非常手段来摆脱压力。所以,法官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官职业和法官工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应该真正重视一下法官的心理健康、关心一下法官的生活,相互的宽容和理解,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群体才会更和谐,更有利于我们实现法治的乌托邦。
(二) 现实是残酷的,然而看清了现实却无路可走更加残酷!
“也许英雄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纯粹的英雄,日常生活的重负与担当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那些像石璞一样举重若轻的人让生命看到了希望。”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英雄,至少是怀疑英雄救世之可能性。于是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举重若轻”,逆来顺受。如果不能,那就自杀罢!不能活得像个人,至少要死得像个人!难道除了一句“工作压力大,很累,不如死了算了,再见!”就可以脱离现实的残酷?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这是“刘法官”以他的死给我们带来的终极拷问。而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看清了现实却无路可走更加残酷!至少他悄无声息的离开,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除了是无限的痛惜,更多是对法官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弱化,还有“刘法官” 身后留下的妻子和一个5岁的儿子。在他摆脱残酷的现实后,他的家人将面临更残酷的现实。
由此我会想起法官的两面性:作为司法队伍中的法官:就是要让公平正义的光辉,普照在每一个公民身上。恪守职责,依法全面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我们法官还要担当起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刘法官”这样的一走,无疑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同时也呼唤法官队伍建设的人文关怀。
(三)法官是人,不是神,也需要人文关怀
古人有言,“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在《最后一课: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一文,中国政法大学的萧瀚老师说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获得幸福的方法”,其中第一个便是爱。“有过了爱情,无论成败,你们就不再是少年,你们长大成为成人。于是,你忽然发现,你会爱你们的父母,爱你们的朋友,甚至去爱陌生人,而以前这个字只是用来说的,从此,你可能不再会说个字,却会去做,甚至是完全默默地做,以至于怕被爱的人知道你做了爱他们的事情,这个时候,爱早已升华,有点类似英文里的圣爱,或者更通俗的说法是博爱。”简单的一件自杀事件,折射出的是我们司法系统中爱的缺乏。比起经济发展、学历普及、职业升迁,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恐怕还是爱的教育,让国人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生命,爱一切含有真善美的东西。所以法官是人,不是神,也需要爱,需要人文关怀。
(四)宁乡法院心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政法队伍普遍感觉压力大,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滋生不平衡心理的现实状况,宁乡法院院长马贤兴潜心探索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理论准备工作,于2007年在全国首倡心态建设。对现实政法队伍中的法官,甚至高校法律学子的心态建设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目前基层法院心理压力来源的一项调查显示:
归纳起来基层法院的心理压力来源重要程度分为三类:最重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于案件压力大,工作负担重以及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晋升空间机会小。其次是内部竞争激烈,考核和评比过多;法官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可;有些规章制度与法官职业需求和职业特点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法官职业风险大包括诬告、陷害、暴力抗法等。最后次重要的是法官社会负担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压力较大,需要被动的适应法院和社会的各种改革以及法院工作缺乏成绩感。
针对上述情况:宁乡县人民法院在开展心态建设活动方面,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授有关法官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介入和调适法官个人心理;通过设立法官心态建设办公室和心理咨询疏导室,进行心理疏导,释放心灵积压;在2010年湖南法检系统录用职位中,宁乡法院职位表明确需要招聘一名研究生学历的心理咨询师,这对加强基层法院的心理建设不失为一大创举。另外院长马贤兴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30万字的《法官心态建设漫谈》一书,连同购买的《公务员健康读本》、《洪昭光健康养生集》、《工作就是责任》等阐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书籍发放至全员手中,倡导创建“健康法院”,倡导“快乐工作,愉快生活”理念,在全院建立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并通过举办各类座谈会,充分关注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为法官们提供交流和表达的平台;经常性地开展球类、棋类、游泳、登山、中长跑、书画等各类竞赛活动,为大家找到集体大家庭的归属感。以心态建设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尊荣感,从而为能动司法打下良好的基石。因此,宁乡法院开展的心态建设活动对其他的基层法院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同时宁乡法院倡导的心态建设对我们广大的高校法律学子也同样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在我担任中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心理辅导老师助理的两年中,法律学子,尤其是80后一代,不断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学位论文,情感压力等等。有抑郁症的,也有自杀意念的,使得这些法学院的天子骄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接班人心理健康面临极大的危机。同时这一代的研究生还面临着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等困惑。宁乡法院倡导“以感恩和回报之心对待社会”、“以崇敬和责任之心对待工作”、“以自知之明和谨严之心对待自我”、“以真诚和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以平等和同情之心对待当事人”、“以敬畏和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诚恳和谦虚之心对待监督、批评”、“以豁达和坦然之心对待得失”、“以积极和阳光之心对待困难”等等。这些心态建设对于法律学子性格的完善,人际交往的改善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宁乡县法院重视情感交流。用心交流能够很好的解决很多研究生的情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