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日,永州市零陵法院发生一起重特大枪击事件, 3名法官死亡,3名干警受伤,凶手当场自杀身亡。而造成这样的惨剧仅仅是2006年凶手在零陵区法院打了官司,并胜诉和执行终结,但其仍然不满,进行枪击报复。事情发生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应,谴责凶手者有之,哀悼死难者有之,甚至同情凶手而谩骂法院也有之。。。。。。我在沉重哀悼遇难法官、谴责凶手灭绝人性的同时,不仅反思,凶手为何不满到法院开枪杀人,法院内部是不是还有那些没有做好呢?我认为,当前正处于体制大转轨、社会大转型、利益大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社会矛盾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一些群众的利益失靠、生活失助、情感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比较突出。作为法官,法律的执行者,社会矛盾的化解者,应该要用真情、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去融化当事人的隔阂,化解矛盾纠纷,承担维护社会稳定之大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用真情融化隔阂。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诉。相对来说,上诉群众大多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才走进法院大门的。“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案件当事人特别需要理解、关心、帮助,也多是为了讨个公道,赢得理解与尊严。法官在审理执行案件时,态度热情,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杯暖人的开水,都可以迅速地使法官与当事人顺利沟通,有效地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为此,在具体的办案过程中,法官对待双方当事人要热情而礼貌地接待,做到门好进、人好见、脸好看、话好听,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去掉官腔,放下架子,平等相待,专心倾听,细心记录,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朋友般交流。有时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哭啼吵闹,甚至威胁谩骂的情况,也要宽宏大量、宽容理解,经得起骂,受得住气,耐心劝慰,细心劝导,使当事人头脑冷静下来,避免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总之,要使法院营造一种让当事人感受到亲切、祥和、温馨的氛围,感受到被人理解、被人尊重的温暖,从而消除心理隔阂,拉近法官与双方当事人的距离,融洽办案气氛,迅速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有效促进矛盾纠纷达到调解或判决输赢皆服的效果。
二是用真心化解纠纷。人民群众走进法院,是因为他们对法院和法律的信任,相信法律能主持公道,法院能公平正义为他们排忧解难。为此,作为法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公平处理每一个案子,平等对待每一当事人(不管是有钱者还是无钱者,有权人还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将心比心、急人所急,用真心去化解纠纷,再小的案子也要全力去办,再繁的案子也要全力快办,再难的案子也要全力办好,以快捷的效率和问题的实际解决取信于民,同时,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对当事人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做好每一份法律文书,让当事人赢得放心,输的明白,对人难找、物难寻的“执行难”问题,用足强制措施,穷尽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对有些无执行能力的被执行人,要及时启动司法救济,不要让申请执行人赢了官司冷了心,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有些不了解法律的当事人,要做好法律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化解当事人的疑惑和误解;对因改革变化冲击而心里不平衡的当事人,对其要求解决问题的紧迫心情也能理解,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对其要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改善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和困难,促进心理和谐。总之,对待人民群众的矛盾和纠纷,要真心真意去化解,把法律说透、道理讲通、情况表明,消除他们的疑虑,使群众心悦诚服,最大限度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用“三心”体察民情。人民法官为人民,要有“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所体现出的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用爱心、细心、耐心体察民情,上街头、下农村、进社区,察民情、听民意、恤民心,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活动,基层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可以大力推广巡回法庭审判,开展“送法下乡”。因为,大量的矛盾纠纷起源于基层,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关键也在基层。所以,法官要发挥司法能动性,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下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千家万户,了解到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所怨,对于问题较多、怨气较重、矛盾较大的重点人群,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法律的知识,通过劝导、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理解等方式,疏导群众怨气,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制度管人,文化管心。永州零陵法院枪击案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公正、廉洁、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内容的法院文化建设,用文化感染法官和当事人,用真情消除隔阂,真心化解纠纷,法官不仅仅是法条的背诵者,还应该是身居三尺法台,心系四野之民,并牢记“与民同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的古训,时刻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上,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