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心态?
作者:张红  发布时间:2011-03-14 13:39:26 打印 字号: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这已是共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也是我们不断强调的一点。在中国走向大国的过程中,中国国民究竟该保持怎样的国民心态?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的会场内外,大家各抒己见。

  “三十而立”的困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不过,在“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等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等声音也此起彼伏。此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人均GDP依然远远落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

  有人提出,中国现在不过刚刚“三十而立”,在对待自己、对待世界时受制于自己的“双重人格”:一重是崛起的大国;另一重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国民感到了困惑、无所适从。政协委员韩方明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以‘大国’自居的浮躁心态。”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著作,另一方面则出现了面对外界质疑时感觉自己被不公平对待的“义愤填膺”的心态。

  自信平和是关键

  “一定要有自信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一提起国民心态就斩钉截铁地这样回答,“我们坦率地承认困难是多方面存在的,但是困难的产生多数都跟高速发展有关。一定要看到这是前进中的困难。当然,还要有耐心,要解决这些困难毕竟需要时间。”正如韩方明所说的:“我们的崛起之路还很长,一定要保持谦逊的态度。”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则强调:“心态要保持平和。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进步感到自豪、充满积极向上的昂扬情绪,这是很必要的。但是,自豪不等于自满骄傲。”他提出,“平和”是两方面的。“听到国外批评意见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想想他批评的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是,我们不应埋怨别人,而应该反思自己,积极改进。”他说,“当然,如果确实是一种非常不善意的批评性和攻击性言论,我们要保持清醒,明白这是一种偏见。同时,我们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像我们的奥运火炬手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时,很多朋友通过短信博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是完全正当的。当然,这种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要适度,不要迁怒所有人。”

  国民心态逐步成熟

  “态度决定一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心态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不过,凡事的发展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有专家指出,20世纪中国的积弱和贫困给中国人带来了争取富强的动力,也带来一种文化上“仰视”西方和“俯视”西方的矛盾性状态。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告别20世纪的悲情,重新获得一种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而世界也需要在新的历史高度上重新了解中国。

  很多专家都认为,2008年是我国国民心态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国民心态在经历了当年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洗礼后逐渐走向成熟。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站上世界第二的位置时,国内民众的平静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们国民心态的逐渐成熟。不过,要做到大国国民的优雅从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平等待人,”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说,“不嫌贫爱富,不欺软怕硬。”平等离不开自信。自信不自大方能在面对弱国时展现泱泱大度,自信不自卑方能在面对强国时表现淡定从容。只有自信了,才可能从容面对世上的一切纷纷扰扰,才能用包容之心去拥抱这个世界。自信从容,这才是大国风范,才是正确的国民心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