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务公开 > 法官随笔
耐心劝解化矛盾,全力调解促和谐
作者:蒋芷华  发布时间:2012-04-11 17:26:15 打印 字号: | |
  调解工作做得好,是要法官用心去做。可有时候,法官就是用心去做了,也不一定能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即调解并不一定会成功。我总想找一些可靠、有用的调解途径,这不,真的找到了----就是我们那支精炼的人民陪审员队伍。

  我们的人民陪审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我的话说,法官是80%理性和20%的感性组合体,我们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他们,则完全可以站在更自由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曾调侃说:“如果是离婚案件需要组成合议庭,妇联干部出身的人民陪审员是我最佳的选择。”真的是有个这样的离婚案件需要组成合议庭,我事先就联系好了县妇联的陈跃军和喻胜华两位人民陪审员,并希望她们能给当事人讲上一堂怎样建设好一个家庭的课,她们欣然应允了。原告谢某辉是第三次向法院起诉要求与被告刘某明离婚了,前两次被告刘某明是一次也没有到过庭,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估摸着可能要判决准许离婚的案子,我是一直坚持要下乡调查了解情况的。我和庭里的兄弟们到了被告家里,被告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刚刚十岁、聪明伶俐的儿子,婆婆说媳妇放不下孩子,要么又回来看看小孩,两个人应该还不至于到离婚的地步,也怪被告呢不上进,没有为家庭作出应尽的责任。临走时,婆婆一直拉着我们的手,希望别轻易让他们的家庭离散。邻居和村干部也说原告时不时又回躺家,离婚最好还是别随便就离了,小孩可怜呢。我找不到被告,就一遍又一遍地拨打他的电话,终于有一天打通了,他说有事,呆会儿再回复我,然后就没有了消息。我隔几天又接着打,不管他听不听,就说希望他接了妻子回家,然后来法院撤诉。这起案子我并没有急着结案,一直不间断地做原、被告的工作。开庭的日子,被告终于到法庭露面了。被告到庭我就有调解的机会。我首先介绍了陪审员的情况,说她们是妇女的娘家人,对怎么搞好家庭有特别好的经验,建议双方好好学习。陈跃军和喻胜华两位同志曾多次接到各类家庭纠纷的来访当事人,怎么驾驭感情的事情算是轻车熟路了。她俩轮流上阵,用她们最朴实的语言给原、被告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课的反响好极了,在这两位陪审员的帮助下,这个三次坚持要离婚的小夫妻和好了。我很高兴,也特别谢谢陈姐和小喻两位人民“陪”“审”员。

  又是一个离婚案件。这是一对年近六旬的老夫妻,虽然是半路再婚,可是到今年也整整一起走过了26个春秋。当年围在身边咿咿呀呀的小孩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了,按理说两位老人该安享晚年生活了。有些事它总是不愿意按照我们美好的设想走过来,老两口闹起了别扭,丈夫竟向法院起诉要求和妻子离婚。原想着老人家也没有太大的矛盾,第一次顶多就是判不离,所以自己也没有多大压力。开庭的日子定在3月26日上午,没有想到老婆婆家里来了个巨大的亲友团,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七大姑八大姨的,叽叽喳喳,法庭就像炸开了锅似的热闹着。先行调解足足进行了两个小时,刚达成一个意见,七嘴八舌的人作主,意见又被推翻了,如此反复了几次,我决定收兵,正式开庭。交待了法庭纪律,旁听的亲戚还是忍不住时刻要插话,仿佛那一刻如果不说话,她就憋不住。法庭秩序需要不停地维持。又到法庭调解程序了,调解工作做还是不做呢?我知道判不离的话,原告会理解法官,被告会感谢法官,可没有和好诚意的双方还会因为离婚再次闹到法院,一次痛苦就够了,为什么同样的痛苦一定要折磨人两次呢?我不厌其烦地再次做工作,分开做、背靠背地做,双方最终因为5000元的生活补助费陷入僵局。原告顶多同意给付被告5000元生活帮助费,被告呢,从原来的20多万元降至最低限度的10000元,双方怎么都不肯再让步。各自的亲友团唇枪舌战,全不念26年共同生活的点点温馨。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好,我说都替对方想想也好,没有人理会,软的不行,我只好使用我的最后一招了,我说:“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法官有用自由裁量权的机会,今天我就行使一下法官的权力,原告向法官靠近一步,被告也向法官靠近一步,7500元把案件调解下来,原告同意不?”原告一点都没有反抗就说听法官的。“被告同意不?”被告也说就听法官的了。呵呵,案件是调解了,肚子却拼命地抗议我了,因为时间已经指向下午二点十分了。

  我把双方当事人带出法院时,他们一定要留我们和他们一起吃饭,说是太麻烦我们了,法官太辛苦了。我听着,心里甚是安慰。
来源:双凫铺法庭
责任编辑:童军